陈佩斯“咬牙过吧”:打工人的生存指南与艺术逆袭启示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1
陈佩斯一句“咬牙过吧”引发打工人共鸣。他自己历经事业低谷仍坚持,如他新片《戏台》票房逆袭。此建议道出生活不易,鼓励打工人咬牙坚持,或许能把苦日子过成喜剧人生,还为影视行业带来思考。

近日,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在一档访谈中,给打工人的一句“咬牙过吧”,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打工人内心的涟漪。在大众印象里,陈佩斯是舞台上那个总能逗大家开怀大笑的喜剧大师,可这句看似“苦哈哈”的建议,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深刻的洞察。

陈佩斯

对于我们这些打工人来说,每天挤着早晚高峰的地铁,在狭小的格子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为了那几两碎银奔波劳累。银行卡里微薄的余额,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不禁让人怀疑这种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客户的刁难、领导的批评,心里的委屈如潮水般涌来,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可环顾四周,身边的人不也都在咬牙坚持着吗?

陈佩斯老师自己的艺术之路,同样充满了坎坷与挑战。早些年,他经历过事业的低谷,为了能重新被大家看到,跑遍了各个小剧场演出。他坚持逐字打磨台词,甚至为一句“包袱”的节奏反复排练三天,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坚持,让急于回本的投资方直言“养不起”,最终选择撤资。面对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他没有妥协降低艺术标准,反而租下北京胡同里的旧仓库,带着团队自己改剧本、做道具。离开春晚舞台后,当多数演员选择接商演“躺赚”时,他却在2001年创立大道喜剧院,带着演员们在小剧场里一场场演话剧,18年里演出2000多场,场场亲自盯服化道。他说“咬牙过吧”,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挣扎和坚持,他深知打工人那种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滋味。

咬牙过吧

再看看陈佩斯老师的新片《戏台》,它的逆袭之路更是让人惊叹。影片最初16万预售票房开局惨淡,院线直接砍排片给流量电影让路,陈佩斯红着眼眶宣布改期的画面,让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片子注定要凉透。然而,上映五天票房就突破4400万,猫眼评分冲到9.6,全网找不到一条差评。这一逆袭,狠狠打了那些只看重流量、不重视作品质量的人的脸。

《戏台》没有依靠流量明星和大IP,也没有华丽的特效和浪漫的爱情线,全靠扎实的剧本和演员们的真功夫。同期两部主打小鲜肉的电影,排片占比超40%,结果上座率不到15%。而《戏台》的午夜场次反而坐满了70后到00后的观众,甚至有人开车跨省找放映影院。这充分说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作品不需要买热搜造假数据,他们更愿意为真正有质量的作品买单。

在影视行业,“唯流量论”一直是一个潜规则。某流量电影投资2亿,主演全程用替身还拿8000万片酬,而《戏台》制作成本不足3000万。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的乱象。片方透露曾有平台提出“保底发行”,条件是要陈佩斯配合炒父子情话题,被他直接拒绝。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坚守和底线,不向资本低头,不参与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为。

戏台

《戏台》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中老年观众惊人的消费力。购票平台数据显示,35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7%,不少人带着全家二刷三刷。这批观众经历过国产电影黄金时代,更看重作品质量而非明星光环,他们用电影票给子女上了一课,什么叫真正的艺术审美。

陈佩斯的“咬牙过吧”,不仅仅是对打工人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生活的磋磨里,我们或许只能咬着牙往前冲。就像陈佩斯老师,他咬牙挺过了人生的低谷,才有了后来的精彩。我们这些打工人,也应该在生活的困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逃避现实,坚持就有希望。同时,我们还可以调整心态,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减少无意义的比较;寻找小确幸,在琐碎的日子里给自己一点甜;适时放松,累了就歇一歇,别硬撑到崩溃。

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赛道上奋力奔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咬着牙坚持下去,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把这些苦日子,过成自己的“喜剧人生”。就像陈佩斯在话剧中说的:“生活就像一场戏,难的时候就当自己在演喜剧,笑着笑着,坎就过去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陈佩斯 打工人建议 咬牙过吧 戏台 喜剧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