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少卖11亿:饮料方便面业务下滑,转型之路在何方?

发布于:2025-08-12 阅读:0
8月11日康师傅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收约400.92亿元,同比降2.7%,销售额跌超11亿。主要品类如方便面、饮料销售额大多下跌,其销售呈性价比倾向。市场压力下它收缩分销网络,不过也在适应新节奏。

8月11日,康师傅控股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报告显示,上半年康师傅营收约为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销售额跌超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这一“增利不增收”的情况,背后是方便面与饮料双主业的全面承压。

康师傅

先看方便面业务。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2.5%至134.65亿元。其中,容器面销售额同比下滑1.3%至67.71亿元;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下滑7.2%至50.92亿元;中价袋面销售额同比增长8.0%至13.72亿元;干脆面及其他销售额同比增长14.5%至2.3亿元。高价袋面的下滑,一方面是因为高端市场被“汤达人”“茄皇”等竞品不断蚕食。这些竞品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创新营销,吸引了大量原本属于康师傅高价面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康师傅高价面产品创新乏力,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升级的步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价袋面凭借适中的价格和相对稳定的产品品质,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成为方便面业务中的唯一亮点。

再看饮料业务。同期,康师傅饮料收入同比下滑2.6%至263.59亿元。其中,茶饮料收入同比下滑6.3%至106.7亿元;水销售额同比下滑6.0%至23.77亿元;果汁销售额同比下滑13.0%至29.56亿元;碳酸及其他饮料收入同比增长6.3%至102.56亿元。无糖茶市场成为饮料行业的新增长点,但康师傅在无糖茶赛道上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东方树叶、三得利等品牌在无糖茶市场扎根多年,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元气森林、果子熟了等新兴品牌也相继制造出“大单品”,以创新的营销方式和产品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康师傅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无糖冷泡茶系列产品,并上线“纯萃零糖”系列新品,2025年上半年还推出无糖茶新品牌“茶的传人”,然而其无糖茶产品市占率不足5%,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饮料

康师傅业绩下滑,还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方便面的需求逐渐从“填饱肚子”向“美味、健康、时尚”转变。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更是对方便面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的《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国内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0.0533%。此外,自热食品、螺蛳粉等方便速食品类的不断入局,也在进一步抢占方便面的市场份额。在饮料方面,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对含糖饮料的需求逐渐减少,这也对康师傅的传统饮料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市场变化,康师傅并非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进行策略调整。在产品方面,康师傅坚持通过“多价格+多场景+高品质”三维创新,不断推动产品升级。例如,推出“鲜Q面”基于“零油炸”专利技术,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东方食集”精选东方地域代表风味的特色食集系列,满足了消费者尝鲜需求;“康师傅1倍半”聚焦核心口味,巩固增长势头;“香爆脆”以创新口味渗透休闲零食渠道,深度触达学生群体。在渠道方面,康师傅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形成“全域触达”能力。上半年,面向会员商店渠道推出了多款限定牛肉面,新品“潮卤牛三宝牛肉面”上架首月销额突破千万元。

方便面

然而,这些策略调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新品的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接受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高价袋面和中价袋面表现不佳,拉低了方便面业务的整体销售额。渠道拓展也面临着成本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如何在新兴渠道中实现盈利增长,是康师傅需要面对的挑战。

康师傅少卖11亿,饮料和方便面业务双双下滑,是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企业自身策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困境,康师傅需要坚定信心,加大创新投入,优化渠道布局,推进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康师傅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重新找回增长动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康师傅 饮料 方便面 业绩下滑 市场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