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20芯片开禁,中国科技公司积极抢购背后的深意

发布于:2025-07-16 阅读:0
路透社消息,中国各大科技公司正积极抢购英伟达H20芯片。此前该芯片前景不明,此次抢购正值英伟达获美政府许可恢复对华销售。H20是中美科技博弈产物,初期遇冷。中国企业抢购有商业和战略考量,也反映美在遏制与商贸间寻求平衡,影响全球AI产业格局。

路透社最新消息引发科技圈高度关注,中国各大科技公司正争先恐后地提交英伟达(Nvidia)H20人工智能芯片的采购订单。此前数月,这款为中国市场“特供”的芯片前景一度不明。此次抢购潮的出现,正值有消息称其CEO黄仁勋(Jensen Huang)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会晤后,英伟达即将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正式恢复对华销售。

英伟达H20芯片

H20芯片本身,就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直接产物。自美国商务部于2022年和2023年两度收紧对华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管制以来,英伟达的旗舰产品如A100、H100,以及为规避第一次禁令而推出的A800、H800芯片,均被列入对华禁售名单。这些限制措施旨在延缓中国在军事和高科技领域利用尖端AI技术的能力。面对占其数据中心业务重要份额的中国市场一夜之间被切断的局面,英伟达迅速调整策略,设计了三款符合最新管制标准的新芯片,其中H20是性能最高的一款。然而,作为一款严格遵守美国出口规定的“阉割版”产品,H20在核心性能上较其被禁的“兄弟”产品有显著差距。正是这种性能上的妥协,导致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初期遇冷。有报道称,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中国云计算巨头在初步测试后,因其性价比不及本土竞争对手华为的昇腾(Ascend)910B芯片,一度表现出犹豫。

英伟达自身也为这些出口管制付出了沉重代价。公司曾公开表示,相关限制可能导致其高达15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这一数字清晰地量化了地缘政治对这家全球AI芯片霸主商业利益的巨大冲击,也解释了其为何不遗余力地游说华盛顿,并竭力开发合规产品以求重返中国市场。

中国科技公司

如今中国买家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背后是复杂的商业和战略考量。首先,即将获批的销售许可为市场注入了最关键的元素——确定性。对于急需AI算力的中国企业而言,能够获得稳定、可预期的英伟达芯片供应,即便性能有所折衷,也远胜于面临完全“断供”的风险。其次,这是对冲单一供应商风险的战略需要。尽管华为的昇腾芯片在性能上已具备强大竞争力,但将所有算力基础设施押注于单一国内供应商,不符合大型科技公司的供应链安全原则。采购英伟达的H20,意味着它们能够维持供应商的多元化,并继续利用英伟达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CUDA软件生态系统。这种生态锁定效应,是华为等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巨大优势。因此,这场“争抢”的本质,是在新的规则框架下,为未来数年的AI发展储备尽可能多的“弹药”,并维持战略上的灵活性。

此次销售的放行,被广泛解读为美国政府对其出口管制策略的一次精细化调整。这背后是美国科技行业与国家安全机构之间持续博弈的结果。以黄仁勋为代表的行业领袖多次强调,过于严苛且宽泛的禁令不仅无法完全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反而会刺激其加速发展本土替代品,同时还会严重损害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巨大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华为等中国对手。据报道,除了英伟达的H20,其竞争对手AMD也已获准恢复对华销售其特供版MI308 AI芯片。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华盛顿的策略可能正从“全面封堵”转向“精准领先”。其核心思路或许是严格禁止最顶尖、可用于军事推演的旗舰芯片流入中国,但在性能较低的次一级区间,允许美国公司出售合规产品。此举旨在将中国的AI算力水平精确地“锁定”在比美国落后一到两代的位置,既维持了美国的技术代差优势,又使得本国企业能够继续在中国市场盈利,并将这些利润投入到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竞争平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英伟达H20芯片 中国科技公司 AI芯片采购 中美科技博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