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地气温破40℃,红色预警下的高温“烤”验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0
7月14日,河南多地气温冲破40℃,省、市两级拉响高温红色预警,71个县市气温超40℃,已有市民因热射病就医。本轮高温影响广、持续长,气象部门提醒做好防暑。本文带您了解高温成因、预警标准,以及应对措施。

7月14日,河南多地气温冲破40℃大关,省、市两级气象台相继拉响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据省气象台数据,当天全省共发布128条高温预警,71个县市气温高于40℃。

河南高温

正如预报所示,14日,我省大范围地区经历了酷热天气,郑州、新乡、焦作等地气温纷纷突破40℃。河南省气象台于当日中午12时将预警升级为红色。根据省气象台最新预报,15日,黄河以北和洛阳北部、郑州、开封、商丘西部、许昌、周口北部、漯河北部等地,最高气温仍将升至40℃以上。16日,高温重心稍向南移动,影响黄河以南地区。气象部门提醒,本轮高温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公众需做好长期防暑的准备。

“红色预警”是最高级别的高温信号。省级红色预警启动门槛高,要求未来48小时内全省有60个以上县(市、区)最高气温连续升至40℃以上。以郑州为例,当主城区、航空港区、上街区等区域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时,即满足发布条件。

每年酷暑,总有人感觉天气预报“不准”,觉得实际感受比预报的要热得多。对此,气象专家表示,这并非预报不准,而是我们混淆了不同的“温度”概念。天气预报里的温度,是安放在草坪上离地1.5米、通风良好且晒不到太阳的白色百叶箱里测出来的。而我们并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城市的水泥路和柏油路在烈日下疯狂吸热,周围的高楼大厦阻挡了风又反射着热量,这种“城市热岛效应”,通常会让市中心的实际气温比郊外气象站的预报值高出1℃到2℃。

热射病

气象专家朱定真解释,我们常说的最真实的是“体感温度”,它受空气湿度、有无风吹、是否被太阳直晒、所穿衣服颜色等因素影响。比如空气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巨大,同样的高温,湿蒸远比干蒸让人难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认为,未来推广“体感温度预报”会更科学,但目前官方预报仍是“百叶箱温度”。

目前,已有市民因热射病(重度中暑)而就医。如此高温天气,对河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居民生活方面,用电量急剧增加,郑州电网负荷甚至突破历史峰值。农业生产方面,部分地区农作物正处生长关键期,持续高温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户外工作者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引发热射病等严重情况。

面对高温天气,河南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气象部门强化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能源、电力部门保障电力供应;卫生健康部门强化防护和诊疗能力;施工企业调整作业时间,为人员配备防暑用品;旅游景区做好安全管控和应急处置;农业部门加强旱情监测,指导防灾减灾。

防暑降温

公众也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及特殊人群。若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携带防暑药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注意排查火灾隐患,驾车出行前检查胎压、油液,车内勿放易燃易爆物品。

希望这场高温天气能早日结束,大家都能安全度过酷热时光。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增强,类似极端天气可能更频繁,我们需不断提升应对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河南高温 红色预警 热射病 防暑降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