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事故:真相与反思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3
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参观选矿厂时坠亡。网传老师截肢是谣言,老师仅受轻伤。事故暴露出设备、管理等漏洞,涉事企业市值蒸发,多人被刑拘。各方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

2025年7月23日,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发生了,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消息也在网络上流传。

学生溺亡

针对网传获救老师重伤截肢的消息,记者24号下午专程到当地医院看望了老师,目前该老师为轻伤,正在恢复中,精神状况良好。原来,这是一些自媒体炮制的谣言,他们刻意隐瞒中性矿浆事实,将事故现场描述得惊悚恐怖,更有甚者将救援时间差曲解为企业故意拖延。

那么,事发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浮选生产实习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7月21日,55名师生乘坐火车抵达这里,当天下午,企业对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的培训。7月22日至23日,师生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厂区进行参观学习。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师生在参观浮选车间时发生了坠落的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救援措施,12时40分,最后一名人员被救出,但6名遇难的大学生最终还是不幸离世。

事故现场

这场本可避免的事故暴露出三重致命漏洞。一是设备隐患,涉事格栅板为钢制结构,企业虽在2025年2月发文更换,但实际维护缺失导致集体断裂。二是管理失位,浮选车间日均作业人数仅20 - 30人,却一次性容纳45名师生参观,人均安全间距严重不足,且应急迟缓,延误了黄金救援时间。三是网络谣言的误导,一些自媒体的选择性传播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异化为对国企和教育系统的舆论审判。

事故发生后,各方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涉事企业中国黄金市值蒸发12亿,3名责任人被刑拘。东北大学启动生命教育专项行动,暂停全国所有实习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排查工矿企业安全隐患,已关停27家违规单位。

安全反思

这起事故也让我们看到,校企实习安全机制亟待重构。高校实习协议普遍缺乏安全责任细化条款,企业现场监护形同虚设,老旧工业设施风险排查流于形式。内蒙古政府已对该事故提级调查,教育部拟推动实习安全“黑名单”制度。我们应该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东北大学 学生溺亡 事故真相 安全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