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深度剖析8月下旬天气形势

发布于:2025-08-11 阅读:1
近期,我国多地降水频发。今年华北雨季提前,降雨呈“南北两条雨带”分布。8月下旬至9月初,中东部降水“北多南少”,部分地区有高温。气象部门提醒关注安徽、河南等地地质灾害,公众要留意预报预警,做好防范。

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过去两天,四川、甘肃、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降水面从四川盆地到黄淮,局地散发的强降水特征明显。

强降雨

眼下正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夏季风将水汽和热量不断输送至华北、黄淮、江汉、江淮等地。暖湿空气堆积,大气可降水量丰沛,降雨增多。今年北京、河北、青海、安徽、河南等地降水呈现“面上不均匀、单点强度强”特征。

部分地区降水夜间显著增强。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表,大气混合层深厚,达1.5千米左右,混合层内大气受地表摩擦影响,风速较小。晚上,日落后地表冷却,混合层高度骤降,离地1千米左右的空气摆脱地表摩擦束缚,风速明显增大,输送更多水汽和能量。同时,风速增加形成的脉冲,以及地形抬升等因素,更易触发对流并形成短时强降水。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显示,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正式开始,与常年相比明显偏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早。华北雨季开始以来,我国降雨格局呈现“南北两条雨带”分布。北方雨带,7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为历史同期最北,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偏强,丰沛水汽与南下冷空气在北方地区交汇,导致华北、内蒙古等地降水异常偏多。南方雨带分布于华南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副热带高压偏北配合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对流活跃和台风生成,受台风影响,华南及东部沿海降水异常偏多。

南北雨带

位于南北两条雨带中间的江淮、黄淮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受副热带高压主体稳定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高温少雨、干旱发展。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8月下旬至9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整体呈现“北多南少”特征。气温方面,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阶段性高温过程发生。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三天,四川、重庆、河南、安徽以及湖北等地仍将有大雨或者大暴雨天气过程,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为50至200毫米,局地300至350毫米。需格外关注安徽、河南、重庆及四川盆地等地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前期,河南、安徽等地出现高温干旱情况,本次降水有利缓解农业旱情,但长期干旱使土壤结构松散,突降暴雨易形成地质灾害,要提高警惕。

气象预警

此外,南方“秋老虎”持续发威,长江流域高温预计延续至8月下旬末,重庆、湖北等地日最高气温仍将在40℃线徘徊。电力部门预测,8月中下旬用电负荷将再创新高,呼吁市民合理使用空调,将温度设置在26℃以上。

公众需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汛和防暑降温措施。各地也应加强防范次生灾害,确保安全度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8月下旬天气 南北雨带 强降雨 高温 气象预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