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回手表引争议,多方回应显职责边界思考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0
近日,大同两名环卫工花4小时从8吨垃圾中为游客找回儿童手表,引发关注与质疑。有人觉得浪费人力,也有人肯定政府服务。多方回应此事,涉及职责边界、环卫工待遇等问题,后续环卫公司将设基金奖励员工。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山西大同的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个多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为一位游客找回了丢失的儿童手表。

环卫工

7月1日下午,来自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发现手表丢失后,卢女士立即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儿童手表具备定位功能,经查询发现,手表定位仍显示在大同南站,卢女士由此判断手表已被当作垃圾处理。

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工作人员与卢女士取得联系,并为尽快找回失物,紧急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两名环卫工人不顾脏乱,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当日16时50分许,丢失的手表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垃圾中找到,并于当晚送还至卢女士手中。卢女士为表感谢,发送红包给两位环卫工人,却被婉拒。

这一暖心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展现城市温度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质疑。有人认为,为了一块儿童手表让两名环卫工人翻找8吨垃圾,是否有必要?还有人提出,谁来体恤一线环卫工人的辛苦?

儿童手表

7月14日,多方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山西12345热线接听人员称,如果有失物寻找求助,“只能帮助报警,让警方去帮助协调、寻找”,至于为何转接至大同市城市管理局,需咨询该局。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求助者打的是投诉电话,要求政府帮忙找。他们认为,谁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换位思考,既然群众有求助需求,政府部门就不应不理睬。而且求助者丢失的是有精确定位的智能手表,在能力范围内会提供帮助。

对于两位环卫工的工作,该工作人员称,其原有工作会有其他环卫工来接替,且搜寻工作并非露天进行,场地内装有风机,并不炎热。对于环卫工婉拒红包以及公司是否嘉奖,工作人员表示由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定夺。

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清洁部部长温东介绍,他当天上午对接上卢女士,确定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箱内约8吨垃圾。为尽快找回失物,下午将垃圾转运至室内平台寻找,有通风设备。寻找途中,卢女士曾提出找不到就算了,但因工人已摊开垃圾且手表有定位会发声,他们决定继续寻找。

垃圾翻找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称,求助者是普通游客,城市管理局对12345热线转办事情接诉即办,没过多考虑“值不值”。此次事件对工作有促进作用,会给予两名环卫工人奖励。环卫公司将拿出经费成立“助人为乐”基金,对所有乐于助人的员工进行奖励。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一事件反映出政府在处理个体诉求时的职责边界问题。政府部门应先厘清职责边界,对于边界以内的事责无旁贷,边界之外的可先协助,但事后应追偿合理成本。同时,环卫工人付出额外劳动应得到相应补偿,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认可,也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大同 环卫工 儿童手表 垃圾翻找 争议回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