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特大暴雨来袭,成因及影响全解析

发布于:2025-08-06 阅读:0
2025年8月上旬,广东、香港、澳门、台湾遭遇今年最强暴雨。雨量、范围大,时间长且变化难测,给预报和市民带来难题。此次暴雨由特殊季风槽和低涡引发,与北方降雨成因不同。预计7日广东雨停,之后或升温。

2025年8月上旬,一场特大暴雨席卷广东、香港、澳门和台湾。这场暴雨成为今年以来该地区最强的暴雨过程,其特点显著。

广东特大暴雨

首先是雨量巨大。截至8月5日晚,广东深圳大鹏新区3天累积雨量达746毫米;香港天文台最大日雨量355.7毫米,破1884年以来8月单日降雨纪录;台湾西南部最大10天雨量2902毫米,为2008年莫拉克台风以来最强。

其次,特大暴雨范围广。广东汕尾、惠州等至少6个地级市,香港、澳门全域,台湾西南部地区均受影响,均为今年最大。

再者,暴雨时间长。广东、香港、澳门雨下了一星期,8月2日起常现特大暴雨;台湾雨下了10天左右,高雄西部连续5天特大暴雨,8月历史罕见。

最后,暴雨让人为难。以深圳为例,8月5日凌晨特大暴雨,7点30分前后雨带南推至香港,深圳雨势减弱,上班后又加强。

面对这场变化多端的暴雨,深圳启动递进式预报体系与精准预警体系。预报员精细发预警,子夜发分区红色预警,凌晨4点拉响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上班前因雨减弱改发黄色预警。

那么,为何这次暴雨如此猛烈?原来,是季风槽引起。季风槽是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风相遇形成的低压槽,海上是台风母体,陆地是暴雨母体。此次季风槽很特殊,既在副高北侧,又在“副高”南侧。今年副热带高压偏北庞大,8月3日太平洋副高和大陆暖高压在北方合并,在广东留缝隙,西南季风钻进形成特殊季风槽。这个季风槽有强烈辐合条件,叠加了前汛期暴雨和台风雨的特点。

季风槽

此外,低涡与西南季风联动“造雨”。抬升机制源于冷涡,它像“抽水机”汇聚水汽;水汽来自西南季风。8月1日低涡出现在广西后进入广东,将暖湿水汽“抽上来”,形成持续性暴雨。8月5日低涡在珠三角中部,雨带移动慢,产生“列车效应”,导致广东中南部沿海暴雨持续。

广东这场雨和北方的雨成因不同。北方降雨是暖湿气流沿副热带高压边缘输送水汽,西风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冷暖交汇形成;广东暴雨类似台风雨机制,湿热空气旋转上升,水汽凝结成雨。

关于雨何时结束,好消息是低涡移动了。副热带高压将低涡“挤出”广东,预计7日广东本轮强降水结束,8日大部市县多云间晴天,午后局部有(雷)阵雨。

雨停后广东将升温。副热带高压控制广东,气温回升,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广东或陷入“蒸笼模式”,需切换防暑防晒模式。

此次广东特大暴雨,是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或增多,广东需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气象预警系统,加强城市排水建设,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强化应急管理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广东特大暴雨 季风槽 低涡 气象预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