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汽车“国补”暂停与重启背后的市场逻辑

发布于:2025-08-19 阅读:0
近期多地调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部分暂停“国补”,部分又重启。原因包括资金消耗、投机行为、市场规律等。政策调整对紧凑级车型冲击大,后续补贴或更规范精准,有望改善车市增速。

近期,全国汽车市场因“国补”政策调整引发广泛关注。多地陆续发布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调整公告,其中部分地区暂停了汽车“国补”。

汽车国补

8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宣布自2025年8月19日24时起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政策,不过汽车报废更新政策继续执行。8月19日前购车的消费者需在8月31日前完成登记并提交申请。进入8月,青海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多地也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内蒙古部分地方还暂停了汽车报废更新政策。

其实,此前已有多地出现类似情况。更早之前,湖南、河南、安徽等省份内的多个地区就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重庆、许昌、惠州、沈阳等多个地区在今年上半年就已按下“暂停键”。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表示,今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1月和4月,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近期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国补暂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资金消耗过快是直接原因。上半年还没结束,既定的金额消耗已经高于1500亿,超过总预算的50%以上。赶上“618”大促,预计6月单月就将消耗500亿,上半年支出占总预算比例高达70%。另一方面,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也是重要因素。用0公里二手车套取补贴早已形成灰色产业链,车企压给经销商车卖不出去,便被直接转卖给二手车商,二手车商再通过寻求报废车辆换取置换标的,从而将0公里二手车卖给消费者,并从中套现1.5万 - 2万元不等。

汽车市场

不过,与“国补”暂停并行的是,多地政府又重启了“国补”。8月18日,湖北省武汉市商务局官网撤回了暂停“国补”的公告。甘肃、广西、重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也已经重启,普遍采用“先领先得”机制,并对资金额度进行规划。例如,重庆追加安排3亿元预算资金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并采取分月投放方式执行,8月安排2亿元、9月安排1亿元预算额度,实行“总额控制、先报先得、用完即止”的申报原则。

一些地区还调整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的申领方式,河北、云南等地区推出了汽车补贴限量“抢券”模式。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看来,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领进度超预期,由于年初就确定了全年3000亿的补贴资金支持,因此下半年各地开始调控补贴发放进度。

国补政策调整对汽车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乘联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其中,7月乘用车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加力扩围拉动效果突出,形成了上半年的政策红包效应。随着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出现空档期,加之各地高息高返的政策收缩,贷款返利补贴车价的力度大幅缩小,导致消费者感知的购车成本上升,形成新一轮观望情绪。不过,今年7月下旬第三批补贴资金已下发各地,部分地区的以旧换新逐步重启,补贴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车市增速。

从车型来看,国补暂停后,紧凑级车型市场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尤其是15万元以下的车型。这部分车型对应的消费人群对价格敏感度更高,补贴的缺失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购车决策。而对于车企来说,15万以下的车型利润空间有限,在价格战压力下,很难给到国补力度的补贴,销量数据也会相应承压。此外,价格更低的A00级和A0级市场更将受到毁灭性打击。

补贴政策

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了国补购车成本将直接增加。一部分消费者会赶在国补窗口关掉前抓紧时间置换新车,也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静观其变。不过,消费者其实不必过于担忧,国家政策明确到今年年底才会终止补贴,地方也会陆续拨付补贴款项。即使国补终止,车企也会留出缓冲时间。

大致可以肯定的是,国补不会戛然停止,但是调整是必然的。后续资金补齐后,一定会在使用调度上进行重新规范,比如对于购车人群的审核机制更加严格、提升监管的力度等,让国补更强调“对号入座”,精准下发。目前,针对国补政策的各项调整才刚刚开始,后续大概会有更详细的政策发布。随着这轮政策的公平化、透明化,有望促进整个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汽车国补 暂停与重启 汽车市场 补贴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