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积极培育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0
各地积极培育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苏州度假区2家企业上榜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武汉经开区加快绿色转型,还有多地从金融、产业等多方面发力,如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在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培育绿色生产力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多地积极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绿色生产力

近日,省工信厅公布2024年度江苏省绿色制造名单,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的苏州电瓷厂股份有限公司、东吴黄金集团有限公司2家企业成功上榜。苏州电瓷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生产多种高低压电器产品,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优质产品。东吴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业务板块丰富,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贵金属全产业链企业。

武汉经开区也在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武汉举行,绿色等话题受热议。武汉经开区作为工业经济“主战场”,前5个月工业投资完成106.3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占比约71%。全区创建了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一批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武汉经开区出台相关措施,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绿色典范。

绿色低碳发展

在金融领域,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易纲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截至2024年7月,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1.1万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近2亿吨。

此外,西藏和宁夏也积极行动。西藏坚持生态优先,启动林草碳汇项目开发交易试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宁夏以新能源开发为引擎,“绿电小镇”共享储能电站进入后期调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重庆也在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加快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壮大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引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治理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

各地通过不同方式培育绿色生产力,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各地将继续努力,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绿色生产力 绿色低碳发展 企业 金融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